热评|幼儿园铅中毒,对校园食品安全必须零容忍

2025-07-08 17:19:04 admin 0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培心区幼儿园被曝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引起广泛关注。7月8日,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天水市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导致251名幼儿中233人血铅异常。目前8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只是为了给食品“增色”,竟将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的添加剂,用于幼儿的食物中。调查显示,涉事幼儿园的两份问题食品铅含量超国标2000余倍,而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究竟得多无知、多无良知和底线,才能干出这种事情来。本应该成为孩子们成长乐园的幼儿园为什么成了伤害孩子的毒食堂?此事件再次敲响校园食品安全警钟。


在此次事件中,当地政府快速响应、全面检测并刑拘责任人,体现了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但仍有疑问待解:颜料如何绕过采购监管进入厨房?日常食品留样检测为何未能提前发现问题?这提示我们,在幼儿园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和防范机制上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


食品安全重于天。校园食品安全更是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待,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必须零容忍。我们常说,必须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孩子们吃得安全、营养、健康。可是,在甘肃天水幼儿园的铅中毒事件中,违规添加剂进入食品中似乎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障碍。毒食品至少已存在几个月时间,居然没被发现任何问题,这也说明留样检测形同虚设。


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在于监管不严让“有心人”钻漏洞,处罚不严让一些人心存侥幸。一方面必须强化事前防范,教育、市场监管部门需对幼儿园食堂实行“飞行检查”常态化,对食材采购、加工建立可追溯的电子台账,并鼓励家长和老师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中。另一方面必须加大违法成本。建议对校园食品安全犯罪适用“从业禁止”,涉事人员终身不得进入食品、教育行业;同时探索食品安全“连带责任”,对涉事机构投资人、上级管理部门疏于履职者同步追责。唯有让违法者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侥幸心理。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没有休止符,只有以最严密的制度、最严厉的监督,才能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网,让每一个孩子吃得放心,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安心。


(文章转载自广州日报。)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 /工作日8:30AM-17:30PM

首页
新闻
产品库
企业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