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杀菌乳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制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GB19645—2010),帮助您全面了解这一标准的核心内容与要求。
一、标准简介
GB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是我国针对巴氏杀菌乳制定的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该标准自发布实施以来,为规范巴氏杀菌乳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全脂、脱脂和部分脱脂巴氏杀菌乳。
需要注意的是,该标准目前正在修订中,征求意见稿已于2023年12月发布,预计未来将有部分调整。
二、术语与定义
标准明确定义:巴氏杀菌乳是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
这一定义包含两个关键点:
原料要求:必须仅使用生牛(羊)乳,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
工艺特征:采用巴氏杀菌工艺,通常包括低温长时间(62-65℃,保持30分钟)或高温短时间(72-76℃,保持15秒;或80-85℃,保持10-15秒)杀菌。
三、技术要求
1.感官要求
巴氏杀菌乳应具有新鲜牛(羊)乳固有的色泽、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均匀一致的液体。
2.理化指标
标准对巴氏杀菌乳的理化指标有以下规定:
蛋白质:牛乳≥2.9g/100g,羊乳≥2.8g/100g
脂肪:全脂产品≥3.1g/100g,脱脂和部分脱脂产品有相应要求
酸度:范围为12-18°T(牛乳)
3.微生物限量
为保证食品安全,标准对微生物设置了严格限量:
菌落总数:n=5,c=2,m=5×10^4 CFU/mL,M=1×10^5 CFU/mL
大肠菌群:n=5,c=2,m=1 CFU/mL,M=5 CFU/mL
致病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注: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4.其他限量要求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其中黄曲霉毒素M₁限量为0.5μg/kg
四、标签标识要求
根据标准规定,巴氏杀菌乳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鲜牛(羊)奶”或“鲜牛(羊)乳”。
同时,标签上必须清晰标示“巴氏杀菌乳”这一产品类型。
五、巴氏杀菌乳的特点
1.工艺特点
巴氏杀菌采用相对温和的热处理方式,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
2.储运要求
巴氏杀菌乳的保质期较短,一般为2-7天,且需要全程在2-6℃冷链条件下运输、储存和销售。
六、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液体乳
了解巴氏杀菌乳与其他液体乳的区别,有助于消费者做出合适的选择:
产品类型 | 原料 要求 | 工艺 特点 | 蛋白 质要求 | 标识 特点 |
巴氏杀菌乳 | 仅生牛(羊)乳 | 巴氏杀菌 | ≥2.9g/100g(牛乳) | 标注“鲜牛(羊)奶” |
灭菌乳 | 生牛(羊)乳,可添加复原乳 | 至少132℃超高温灭菌 | ≥2.9g/100g(牛乳) | 非复原产品标“纯牛(羊)奶” |
调制乳 | 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 | 杀菌或灭菌 | ≥2.3g/100g | 配料表中有其他原料 |
发酵乳 | 生牛(羊)乳或乳粉 | 杀菌、发酵 | ≥2.9g/100g | pH值降低 |
七、选购与储存指南
1.看产品类型:选择明确标注“巴氏杀菌乳”的产品
2.看配料表:配料只有生牛(羊)乳,无其他成分
3.看储存条件:必须冷藏销售,一般放置在冷藏柜中
4.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较短,购买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5.储存要求:购买后需立即冷藏,并在保质期内饮用
八、标准修订动态
值得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目前正在修订中,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包括:
1.扩展乳源范围:从仅“生牛(羊)乳”扩展至“单一品种生乳”,纳入水牛、牦牛、骆驼、马、驴等特色奶畜乳
2.调整部分指标:如提高巴氏杀菌牛乳的脂肪标准至3.2g/100g
3.严控微生物:菌落总数可接受水平限量值从50000 CFU/mL调整为5000 CFU/mL,更加严格
4.明确杀菌工艺:明确巴氏杀菌温度时间要求,引入验证参数防止以高温杀菌乳冒充鲜乳
结语
GB1964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巴氏杀菌乳》为保障巴氏杀菌乳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也为消费者选购安全、营养的乳制品提供了指引。
通过了解这一标准,消费者可以更加明智地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乳制品,享受牛奶带来的健康与营养。